「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 沙巴人聚集之地

 找回密码
 加入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27|回复: 38

[资料] 沙巴原住民传统特色

[复制链接]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发表于 2014-4-29 09: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顺族的起源



ASAL USUL KAUM DUSUN DI SABAH

Menurut sumber akademik, terdapat 5 teori mengenai asal usul kaum Dusun di Sabah.

Pertama, kaum Dusun dipercayai berasal dari rumpun Indo-Malayan dari Selatan China ke negara-negara di Asia Tenggara (T.R. Williams: 1965). Dalam kajian mereka, saintis sosial dan ahli sejarah mengambil kira aspek fizikal, bahasa pertuturan, kumpulan darah dan bahan kesenian yang dicipta oleh masyarakat Kadazan-Dusun.

Teori yang kedua, asal-usul dikaitkan dengan penghijrahan orang Mongol, orang China atau orang Kanchin dan orang Annam dari Myanmar (Ivor H.N. Evans:1923 dan T.R. Williams: 1965).

Teori Ketiga, Kaum Kadazandusun adalah kacukan kaum China (Ivor H.N. Evans:1923 dan Owen Rutter:19220).Teori Keempat, Kaum Kadazandusun adalah keturunan orang purba Gua Madai.

Teori kelima, mengatakan kaum ini asalnya dari suku kaum Bunun di Taiwan.

Menurut cerita lisan penduduk, masyarakat Dusun merupakan keturunan dewa dewi, iaitu dari keturunan dewa Kinorohingan dan isterinya Siminundu. Walaubagaimanapun, kebenaran mitos ini hanya didukung oleh masyarakat Dusun tradisional sahaja. Ekoran daripada kemasukan agama fahaman monotheisme khususnya Islam dan Kristian maka generasi sekarang lebih bersifat logistik dan telah mengenepikan mitos tradisional mengenai asal usul mereka yang bersifat metafizik.

Sejak kemasukan kolonialisme pada tahun 1865 dan tersebarnya fahaman monotheisme di kalangan masyarakat Dusun sejak tahun 1970-an, cara hidup orang Dusun mula berubah namun demikian masih terdapat khazanah-khazanah berharga yang masih utuh dan tidak dimakan zaman.

Khazanah-khazanah berharga ini merujuk kepada warisan cara hidup tradisi dari segi adat, sistem kepercayaan tradisional, budaya dan sebagainya termasuklah dari sudut kesenian.

Kesenian merupakan salah satu aspek warisan yang kekal dan terpelihara sehingga sekarang ekoran pengaplikasiannya ke dalam kehidupan seharian. Hal ini senang diaplikasikan dalam kehidupan masyarakat Dusun sehingga sekarang disebabkan tidak memerlukan proses yang sukar, tambahan pula aspek kesenian ini boleh diikuti dengan mudah dan jarang bertentangan dengan hukum agama monotheisme yang dianuti oleh masyarakat Dusun sekarang ini.

Kumpulan etnik yang terbesar adalah suku kaum Dusun yang merupakan satu pertiga dari penduduk Sabah. Suku kaum Dusun yang tinggal di pantai barat seperti Penampang, Papar, Tuaran, Kiulu, Tamparuli, Tenghilan, Kota Belud dan juga di lembah bukit di Ranau, Tambunan, dan Keningau adalah petani tradisi yang menanam padi sawah dan huma. Sesetengah dari mereka memburu serta menangkap ikan sungai. Mereka kebanyakan bertempat di sekelilingi kawasan lembah pantai barat dan kawasan pendalaman.

Lazimnya masyarakat daripada subetnik yang disebut di atas adalah berasal (mendiami) daripada kawasan-kawasan (daerah) tertentu umpamanya Kimaragang di daerah Kota Marudu, Lotud di daerah Tuaran, Orang Sungai di daerah Kinabatangan, Sugut, Paitan dan Pitas. Kebanyakan orang Kadazan-Dusun menganuti agama Kristian. Bagi Orang Sungai yang tinggal di daerah Pitas, mereka menganut agama Islam manakala daerah-daerah lain seperti Kinabatangan Orang Sungai turut menganut agama-agama lain.

Masyarakat Lotud (Suang Lotud) turut mendiami kawasan Pantai Barat Selatan negeri Sabah terutamanya Tuaran, Tamparuli, Telipok dan dan sedikit di Kota Belud (Tampasuk). Mereka hidup secara kolektif dengan mendiami rumah panjang yang mengumpulkan beberapa keluarga, iaitu antara 150 - 200 orang. Walau bagaimanapun, pada masa kini, rumah panjang jarang dilihat dalam etnik ini. Kebanyakannya telah mengalami pembangunan fizikal dan mental.

Salah satu aspek kesenian yang amat popular dan diterima ramai dalam masyarakat Dusun ialah seni nyanyian tradisional. Seni nyanyian ini bukan sahaja digemari oleh masyarakat Dusun malah disukai oleh masyarakat lainnya di Sabah. Nyanyian yang sering dinyanyikan oleh masyarakat natif Sabah adalah berdasarkan kepada bahasa atau dialek etnik masing-masing. Masyarakat Dusun menyanyikan lagu mereka dalam bahasa Dusun, namun demikian terdapat lagu-lagu ciptaan yang dicampuradukkan bahasanya dengan etnik lain yang hampir sama. Seni nyanyian ini turut menjadi salah satu identiti masyarakat natif di Sabah kerana ianya agak unik dan berbeza-beza mengikut suku.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78859778845484&set=gm.577045239014558&type=1&relevant_count=1&ref=nf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09: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报

原住民传统特色 猪笼草饭,你吃过吗?

2014-04-23

(亚庇22日讯)猪笼草饭,你看过吗?

沙巴州原住民之一,苏岗族(Sukang)有用猪笼草煮饭的习惯与传统,而且其用处是当作容器,用作“打包”之用。

来自比鲁兰甘榜孟依淡(Kampung Mengidam)的苏岗族人把对民众而言非常稀罕的猪笼草饭带到日前在亚庇时代广场举行的沙巴风土人情美食节中亮相,令人大开眼界,只见一个个猪笼草内填满了已煮熟的米饭,任君选购吃下去。

来自甘榜甘榜孟依淡的阿都拉曼布林迪(60岁)表示,以猪笼草煮饭是苏岗族的特色之一,只要把猪笼草清理干净,把用盐搅拌过的白米放入猪笼草内,然后用水蒸一个小时就好了。除了盐,也可用椰浆或班兰叶做配料。

他表示,在过去,苏岗族先辈是为了方便进入森林打猎或工作,以猪笼草当作容器或打包,“用盐搅拌的白米煮熟后,再用火烤干,这样带进森林里可耐一个星期。”

他表示,如今为了增添美味,一般上都会用椰浆或班兰叶做配料,这样一来就无法耐太久,最多只能3天。

苏岗族是沙巴原住民之一,主要集居在东海岸的比鲁兰、京那巴当岸及武吉加兰。







亚洲时报

余伦福吁政府保存原著民传统文化 摩罗带区为伊班人建撘长屋

02/01/14



(本报斗湖1日讯)政府受促保存本州原著民传统文化特色而在摩罗带区为伊班人建撘长屋,此举不但配合2014旅游年而吸引外国游客到访也让他们了解本地原著民的生活习俗。

拿督余伦福局绅昨午出席于乌鲁摩罗带而由该区伊班人举办的跨年晚会时作上述发表。

他说,建立伊班人的长屋通以让游客到访,亦可作为游客的民宿从而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本地风土人情。

他希望本州旅游,文化及环境助理部长可以为他们达致此愿望,此举 也可催促旅游业的发展。

据他所知,该区伊班族群在乌鲁摩罗带籣道居住,该处土地原由团结党时代允许他们在该处谋生,但在2011年被森林部摧毁他们土地及农作物,他们也被赶出该片土地,曾有一间长屋在该片土地却不被允许进入而该处较后被列为林林保护区。

拿督余伦福局绅也吁他们将此事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以便作成一个备忘录提呈予本州首长,希望可以另觅一片土地让他们谋生及作为安居之处。

据土酋廉李亚比赖表示,伊班族人由砂州两批迁来沙巴,其一批乃随英政府时迁来,另一批则走路来沙巴,走路的到了根地咬,另一批则到斗湖,最初的工作为烟草,守卫,木材。

在斗湖有者在巴隆约有五百人,另一些在摩罗带约一千余人。

他说,在2010年,森林部将他们所居住地点即乌鲁摩罗带兰道摧毁他们农作物,同时也列该区为森林保留区。

他曾就此事向警方投报,森林部摧毁他们耕种32年的农作物令他们感到伤心失望,无论如何他们尊重有关当局的执法,他们很希望能再次返回家园,因为该处是他们生计谋生之地,他也强调他们并无向森林部执法者展示任何暴力行动。

他也希望政府可以有一个折衷方案或可另觅土地安置他们。

此项跨年盛会是在昨晚于摩罗带一园丘内的小型民眾会堂举行,伊班族群也在盛会上呈献传统歌曲,舞蹈,武术表演。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5: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报

醃制水果淡淡飘香 Bambangan下饭一级棒

2014-04-26

(亚庇25日讯)在沙巴州,若没有吃过活硕莪虫、活海蚯蚓或猪笼草饭尚可接受,若不知道bambangan,那就有点逊了。

Bambangan是一种外表褐色内部呈白、黄或深黄色,散发淡香的水果,是沙巴原住民尤其是卡达山杜顺族最爱的水果之一,一般用来醃制,拿来配饭吃。

走在沙巴西海岸的市集,一定不会不见bambangan的踪影,有的还是整颗的果实,而更多的是已装在容器内已腌制好传统食物。

别看bambangan外表几乎都是褐色,一粒bambangan是甜还是酸,还要以其香味与果肉色泽来分辨。

根据东贡岸市集的小贩表示,bambangan的果肉分别有白色、黄色及深黄色, 白色是带酸的,黄色是带甜酸及深黄则是甜的,一般上人们都会根据果肉的甜酸醃制不同味道的bambangan醃制品。识货人只要一闻,就能辨识一粒bambangan是甜还是酸。

醃制bambangan非常简单,只需要盐和bambangan的种子就可以了,当然还可根据个人喜爱,发挥创意。还没尝过bambangan吗?到市集走一遭,肯定有它的“芳踪”。











长在沼泽 采摘困难 bungor野菜煮椰浆 美味

2014-04-27

(亚庇26讯)有种野菜叫bungor,有看过听过吗?

据东贡岸市集小贩说,对卡达山杜顺族来说,他们族人吃bungor这种野菜的时间比如今已普及化的蕨类(paku-pakis)野菜更久。

然而,因为bungor这种野菜属季节性,而且生长在沼泽地带,比采摘蕨类野菜来得更艰辛,因此较为少见。此外,bungor还像玫瑰般,长满刺,要采摘实属高难度。

在东贡岸市集,一般会看到bungor的纵影,至于怎么个煮法和吃法, 据说最普遍的是煮椰浆,至于还想要知道其他料理的话,只要到市集问一问,乐于分享的小贩和路过的原住民都乐于分享,说不定还能拿到个好食谱。

至于bungor什么味道,则待有心人煮了吃了才知道了。







小食大道理 斗笠饼

2014-05-02

每逢周四和周五的兵南邦东贡岸市集,总有来自州内多个城镇的农民﹑摊贩等在市集摆卖各种物品,包括本地水果、糕点、蔬菜、新鲜海产、蔬菜、传统手工艺品等等,种类繁多,价廉物美。

市集的土着摊贩居多,少数的华裔摊贩亦融入其中,而在熟食摊位有一名头发半黑半白的小贩坐在摊位后方,他左右两侧有2桶面粉浆,前方有6个小热锅,一块块美味的“斗笠饼”(也称帽子饼)不断地端出。

杨达和以熟练的手法将食油倒入,将适量的面粉浆倒入锅内,待煎至金黄色,再用长筷子插在饼中心,挂在锅边让油滴下。一口咬下去,口感中间Q软,旁边是脆脆的。

在该处摆卖斗笠饼13年的杨达和说,斗笠饼是娘惹糕饼,本地主要是土着同胞在烹煮和售卖。他10多年前到处向人请教,但却没有人愿意透露秘方,于是他只好靠自己摸索,不断尝试和改进,最终烹调出像样的斗笠饼。

杨达和自豪地说,无论是椰糖口味或班兰口味的斗笠饼,都深受各族同胞的欢迎,甚至有人特别买到西马半岛送给亲友。一块才几毛钱的斗笠饼,杨达和却超越了自己,也超越别人,只要有心不言弃,就有机会换来成功。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4: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报

發現沙巴 小神山 Nungkok

2014-05-07

从亚庇或古打毛律驱车前往神山公园,有一座山几乎与神山形影不离,但看见此山的人多,知道的人却不多。这座山就是小神山─Nungkok。对古打毛律及一带的杜顺族人而言,Nungkok是神山的孩子(Anak Kinabalu)。

从古打毛律遥望神山,细心观察,会在神山的右边,出现一座山峰尖尖的小山,那就是小神山。古打毛律遥望的神山与小神山,像似连在一起的大山与小山,难怪人们叫它小神山。

若从担波罗里路直驱神山公园,人们能更近距离地看见小神山,甚至会发现小神山从不同的角度看,也和神山一样,有着千变万化的模样,一样难以捉摸与奇妙。

抵达兰瑙路至担波罗里19哩处,路旁有一家小咖啡店,叫Nungkok View。此咖啡店的正对面,正是小神山依偎在神山的怀里的景致。

只要在店里问问来自甘榜加翁拉巴(Kaung Labah)的店主和食客,他们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小神山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例如小神山以前曾有的采铜活动、日本人与外国人曾经想佔领小神山的事迹等,这些故事彷佛与当地人的生活与记忆结合在一起。

当地的人也会告诉你,虽然神山与小神山看似连接在一起,但其实是分开的,而且两山之间有一段距离,还隔着一条河,山与山之间景致幽美。

下次,请别只把目光放在神山。发现小神山与它的故事,或许也有另番的惊喜与滋味。









——发现沙巴——  “奇沙滴”

很多人天天喝茶,茶是怎么的种法呢?

走进茶园,看到的是只有约尺高的茶树,非行内人或许不知道,茶树也可以长得很高,也会开花结果。

人们在茶园看见的茶树,因要方便采摘茶叶,因此持续被修剪和修葺,无法长得高,也很少见有开花结果的。

种茶树,据说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把茶树长有4片叶子的嫩枝截断,然后种在泥土上,天天浇水,久而久之,就会生根,长成茶树。第二种方法是用茶果,种在泥土里,等它发芽长高,就成为茶树了。

在沙巴茶园,59岁的慕沙沙曼都,在20年多前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起初有人教他用嫩枝种茶树时,他不相信能种得成,但两个月后发现嫩枝已成茶树苗,让他大开眼界。

至于茶果种出茶树,对他就一点都不稀奇,因沙巴茶园附近的山林长满了拥有数十年树龄的茶树,长得很高,而且经常结有果子,茶园的茶树大部分都是以茶果种出来的。

来到茶园,若有缘遇见悠然的慕沙沙曼都,或许可以听听他的“奇沙滴”(Kisah Teh)──茶的故事。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华日报

逊安洛杜族印制词典 保存民族文化

26/05/14

(本报亚庇廿五日讯)嘉达山杜顺姆律族群支脉之一的逊安洛杜族(Suang Lotod)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印制的词典即将付梓出版。

地政及房屋部长拿督哈芝芝诺今日就逊安洛杜族群,排除艰幸印制母语词典的努力给予高度赞赏。

他认为,此举将使逊安洛杜年轻一代学习和以母语交流,将族群的母语代代相传下去。

他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的逊安洛杜子弟大多已对本身的母语感到生疏,因此,这个词典的出版,有助将这个族群的文化保存下去。」

哈芝芝在兵南邦嘉达山杜顺文化协会为耗资十万令吉重建的逊安洛杜房舍主持启用礼时,这么表示。

这座传统房舍是哈芝芝透过其部长特别拨款兴建,他希望经重建后,逊安洛杜族群日后在欢庆佳节,特别是丰收节庆典时,能有一个舒适怡人的环境。

「我的妻子亦是逊安洛杜族人,所以,逊安洛杜族常在我心,我必会给予必要的帮助。」

同时,他呼吁逊安洛杜族群团结一致,致力维护民族文化。

「我希望你们亦能参与联邦及州政府领导层,进而与其他族群并驱齐驱及共享发展成果。」

另外,逊安洛杜协会主席拿督弗烈帝苏亚在受询时指出,逊安洛杜词典将作为参考用途,有利年轻一代族群学习自己的母语。

据悉,逊安洛杜族群大多聚居在斗亚兰,人数约有三万人,至于全州的人口,则约有十万人。



亚洲时报

依温:杜顺族40%降至18% 将成少数族群

26/05/14

(本报讯)沙巴杜顺社群团结组织主席拿督依温依宾博士指出,重新活跃沙巴杜顺社群团结组织的目的,是在于联同如嘉杜姆律文化协会等此类团体,持续发挥团结及为族群福利斗争。

他表示,成立于1961年(独立前)的沙巴杜顺社群团结组织,拥有团结嘉杜姆律等州内各地区土著的宗旨,如兰瑙、根地咬、担布南、斗亚兰、龙古斯等。

他强调,此组织最初的宗旨必须加以维护,以便能加强自60年代后看起来人数逐渐没落的杜顺人。

他也指出,在60年代,沙巴州的杜顺人占了全州总人口的40%,但今天却只有18%罢了,而姆律人则占了3%。所以,如果已减少到了这种人数,却还不知道要团结一致的话,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人口寥寥可数的少数民族,继而导致灭亡。与此同时,他说:「沙巴杜顺社群团结组织并不是一个政治组织,也不想涉及任何政治因素在内,因为政治将会腐化我们的组织。」

依温依宾是昨日在兰瑙出席由代表首席部长的州旅游、文化及环境部长拿督马西迪曼俊主持的沙巴杜顺社群团结组织州级丰收节庆典开幕仪式时,在会上这麽表示。

另外,他并谴责在西马半岛发生的一连串与团结理念背道而驰的事件,此类事件在多元化民族与宗教和谐的沙巴州内是不允许发生的。

因此,他呼吁沙巴州民团结一致,联手抵制这些将破坏沙巴州长久以来所维护的和谐的腐败事件。



必达县长:传统击锣表演 有助必达区旅游发展

23/05/14

(本报古达记者廿二日讯)2014年度必达县传统击锣表演及丰收节庆典于昨天在冰哥卡广场成功举行。

必达副县长佐治干达威受邀为上述传统击锣表演及丰收节庆典主持开幕。

大约有七百人出席该项传统击锣表演及丰收节庆典,出席者包括必达闻人吴来德,人民发展领袖查马拉及庆典筹委会主席达督鲁帝阿华与各族人民。

庆典节目多彩多姿,除了击锣表演外,尚有传统歌唱及选美会。十位佳丽粉墨登台亮相,优胜者获丰富奖品鼓励。

佐治干达威在庆典上致词呼吁当地居民持续不断发扬族人传统文化包括击锣及歌唱舞蹈表演。

他说,透过传统击锣表演可以吸引游客观赏,有助必达区之旅游发展,并提升必达县之经济活动。

他赞赏大马嘉达山杜顺及巫律协会会长彼得安多尼赞助一万令吉举办上述传统击锣及丰收节庆典活动。

他希望借此庆典活动能够激励年轻一代参与维护族人文化活动,并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先贤对族人及社会甚至国家作出的贡献。



沙巴星洲日报

游子带上机送到各地 锤鱿鱼 解乡愁

2014-05-22

在沙巴的担波罗里,有搭飞机出国的鱿鱼。

凡在沙巴待过,应该都曾见过或尝过它,只是这古早的味道如今已经难寻。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味道,就是煨鱿鱼,沙巴人也称它为“锤鱿鱼”。

在担波罗里市区的台南商店杂货店前,若有缘,将可看见曾廉双(67岁)在煨和锤鱿鱼。只见他把剪好仅半吋宽,约吋长的鱿鱼片,夹放在炭火上煨,翻两翻,不到两分钟,就把鱿鱼放在斗大的木头上,锤呀锤。锤到鱿鱼撕裂般地膨胀开来,体积比之前的大了一倍,就搞定了。

锤鱿鱼 有学问

锤了20年鱿鱼的曾廉双自有一套锤鱿鱼经,看似简单的动作与程序,内有大道理,“煨鱿鱼要快,煨时翻它几翻,看到鱿鱼呈白色就要立即夹上来,然后趁还热时锤它。一旦冷下来,就不好锤了。也不能把它烤到变黑,一变黑就带苦味。”

曾廉双的煨鱿鱼有干和湿的吃法与配方,其一是原汁原味的,锤好的鱿鱼直接吃,你或会整个吃进去,但曾廉双会教你把它拔成丝状才放入口里,慢嚼细吞,吃出鱿鱼味。另一种干的吃法是在鱿鱼放入甜酸酱、花生粉和酱油,也有一番风味。

湿鱿鱼程序更多,将锤好的鱿鱼放入甜酸酱等的配料,把鱿鱼浸在里面至少6个小时,让鱿鱼味和酱汁溶为一体。要吃时,还要加些花生粉一起吃。

来自安顺原本做建筑业的曾廉双当年因行情不好而锤起鱿鱼,没想到一锤就几十年,虽然鱿鱼带不来大富大贵,但也算能养妻活儿。如今锤鱿鱼,面对成本高、货源少,担波罗里的街上,是否有鱿鱼飘香皆看鱿鱼行情,有时叫价太高,锤鱿鱼者变成锤心肝。这门手艺是否能传下去,也是个问号。

曾廉双的锤鱿鱼已累积一定的食客,有本地的鱿鱼迷,也有来自远方的游客,还有一些定居国外的沙巴人,当想念童年时的鱿鱼味,就会托亲友把锤鱿鱼带上飞机,飞到新加坡、纽西兰、澳洲等世界各地,散落在各地的沙巴人就从古早的鱿鱼味,一慰乡愁。











-发现沙巴-  以树命名 柏罗柏村

2014-05-14

在兰瑙路47公里处,有个地方叫Poropok(柏罗柏),乍看之下还以为像Nungkok View(小神山)咖啡店般以神山附近的山命名,孰不知Poropok原来是一种树的名称。

话说,这种树过去在这地方出奇得多,树枝长满了长长的刺,若被刺中,可不是开玩笑,当地人都喊怕怕,但还是以此树名作为地名。

据说,这种树在当地一带被开发后,就不再见其踪影了,老一辈的当地人,如柏罗柏的村长胡先拉英迪安(76岁)就曾看过此树,“现在已经没有了。”

若往返神山公园,肯定会看到柏罗柏村,但或许没有多少人会多花时间留意或停下来认识这只有约30户人家的地方。此地亦面向神山,Poropok View就是从柏罗柏村所见的神山景观及山形之称。

柏罗柏位于兰瑙路47公里售卖手工艺品的地方,该手工艺品中心在当地设立了14年,你是否有发现它的名字叫─Poropok呢?











THE STAR

Sabah’s Kadazandusun-Murut number halved

by ruben sario
        
KOTA KINABALU: The Kadazandu-sun-Murut community, which made up about 40% of Sabah’s population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ago, now only composes about 17% of the three million people in the state, says Tamparuli assemblyman Datuk Wilfred Bumburing.

The former United Pasok Momogun Kadazandusun Murut Organisation (Upko) deputy president said that more must be done to reverse this situation.

“As their number dwindled, it has become more challenging for the community to retain its cultural identity,” he said at the Adau Kokotuanor Harvest Festival in Tuaran, about 30km from here on Saturday.

He said although the three Kadazandusun parties in the state – Upko, Parti Bersatu Sabah (PBS) and 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 (PBRS) – had agreed to work together for the sake of unity, this was not enough.

The event, opened b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inister Datuk Ewon Ebin, also saw him installed as the new United Sabah Dusun Association (Usda) president.

In his speech, the Ranau MP talked about the need for the different ethnic communities in Sabah to continue staying united.

“Sabah would not have been able to achieve its success had it not been for this,” he said.

“We should not be divid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our religion, culture or political affiliation,” added Ewon, who lost in his bid to become Upko deputy president to Tuaran MP Datuk Wilfred Madius Tangau last October.

The post fell vacant after Bumburing left the party to join the PKR and won the Tamparuli state seat under the Opposition ticket at the May 5 general election last year.

Madius is currently Upko acting president after former chief minister and federal minister Tan Sri Bernard Dompok stepped down in March.

Madius will be the Upko caretaker chief until the party’s next triennial elections in 2016.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5: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报

原住民无它不欢 喝达白酒 庆丰收节

2014-05-27

(丹南26日讯)作为丰收节庆典的主要饮料——“达白酒”(Tapai),是原住民用来招待客人的酿制米酒。一缸缸的达白酒,让客人不醉不归。

一名每年都会售卖自酿米酒的原住民同胞指出,一般上来购买米酒的顾客都会买上两缸或以上,以在佳节期间呼朋唤友,一起畅饮。

就像华人过年前预算养鸡时日一样,丰收节前两三个月是酿制米酒的关键时期,也是糯米最畅销的时候。

虽然制作达白酒的过程并不复杂,但糯米需要一段时间来发酵,到了丰收节之时,米酒才能够味够甜,只要让识酒达人尝上一口达白酒,他们就能猜出米酒酿制的月数。

在丰收节期间饮用达白酒,是原住民同胞的文化习俗,如今也成为丰收节期间各族同胞的共同活动之一。







诗华日报

祭拜稻神 纪念先人 美食飨宴庆丰收


传统式竹筒烤猪肉,融合竹香与碳香的烧山猪肉。

31/05/14

(亚庇30日讯)五月丰收节,是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庆。人们祭拜稻神和天地,追溯神话,纪念先人;感谢上天过去一年的眷顾,并期许更丰盛的来年。

人们击鼓、起舞、歌唱、喝米酒;尽情挥洒对生命的热爱,整整一个月,将欢乐洒在沙巴土地上。这就是,沙巴原住民继承传统,延续欢乐之道。

在杜顺文化中心,每年的五月三十到三十一日绝对是个热闹非凡的庆典。人们对酒当歌、欢天喜地的沉溺在风丰收节的愉悦中。对于喜爱美食的饕客来说,这里更是个不可错过的地点,绝对让您目不转睛、大快朵颐。喜欢高歌一曲的朋友也可在当天发挥您的歌喉,因为现场更设立了几十间大大小小的卡拉中心,绝对是您展现歌喉的时刻。现场的叫卖声、欢乐声、歌唱声此起彼落,肯定让您流连忘返。

届时族人将披上艳丽的围巾、戴上高贵的羽冠、穿上威武的兽袍、佩起祖传的宝刀,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热情好客的原住民们将邀请游客们击鼓和乐、共享美食、参加各类游戏,不过最令人心驰神往的还数见证丰收节美后揭晓和加冕的时刻。

喜爱沙巴本地美食的食客,笔者特别介绍道地的杜顺美食;碳烤山猪肉。外酥内软,入口即化的口感绝对让您难忘。山猪的调味非常的入味,碳烧香掺杂著浓浓的咸香味,绝对是一种味蕾上的极大享受。

山猪肉虽然采用的是油油的肥肉,但经过长时间的碳烤,把肥油完全逼出,一口咬下去,在嘴里只剩下浓厚的碳油香味,而且十分的有咬劲。另外,许多来自沙巴本土的山地美食如腌制生鱼、野菜、竹笋、竹筒烤山猪肉等等都是非吃不可的美食。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報

发现沙巴--音乐石Batu Gong

2014-07-30

在沙巴的担布南(Tambunan),有音乐石头。只要用小石头敲击音乐石,就会发出类似原住民卡达山杜顺族传统乐器之一的铜锣的音效,尤其是由8个铜锣组成的担布南锣音效,因此,被指可用以奏出当地原住民的传统乐曲。

音乐石位于担布南的索里布村(Kampung Solibog),从亚庇抵达担布南镇后,继续往根地咬的方向行驶,经过一个高尔夫球场时,会发现石锣路(Jalan Batu Gong),转入后跟着该路行驶,不久就会发现放置在一间小亭内的音乐石。

放置音乐石的小亭位于数家民宅的范围内,平常似乎无人看守,一个小桌上放置着一本访客簿和一个钱罐,有个告示牌写着成人收费1令吉及学生50仙。亭里有块巨石被几块较小的石块围绕,巨石上有数颗小石头,用小石头敲击巨石和其他石块,会发出类似锣声音效,着实稀奇。

音乐石(Batu Gong),也被称为Anumu,于1995年在索里布村的柏加兰河(Sungai Pegalan)被发现,当时一家负责挖深河床的承包商把从河里挖出的一块巨石弃置河边,有一天一群在河里戏水的儿童在石头上敲打,它所发出类似锣声的音效马上吸引了一名路过的村民的注意,进而发掘了音乐石。

音乐石在被发现时,曾引起一阵轰动,甚至名噪一时至电视台和媒体竞相报导,也有学者曾前往研究,在短短几个月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民众湧往担布南这小镇见证音乐石的奇特,并有村民试范以音乐石演奏传统乐曲,非常热闹,而坊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音乐石的奇闻异事,以及造访音乐石时的禁忌。

然而,随着时间的消逝,如今依然守候在柏加兰河边的音乐石,彷佛已被遗忘,音乐石的表面封了一层灰尘,在无人的小亭里,安静地等候“知音人”。











发现沙巴  Losun 最红的杂菜

2014-07-11

沙巴的卡达山杜顺族爱吃一种杂菜,即是名为单身汉菜(sayur bujang)的Losun。这个别名取得相当贴切,因极为符合单身汉的需求——够方便。只要热锅、倒油,接着把杂菜放入锅里炒两炒,就可上桌。

据说,这种菜在卡达山杜顺族社群里,是最受欢迎又最普遍的传统菜肴之一,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传统餐宴或婚宴,都必定少不了它的踪影。在州内各以卡达山杜顺族人为主的市集,比如东贡岸市集,肯定能找到它。

Losun,其实是以荞菜、薑花(kantan)及白辣椒所组成的杂菜,一般上在市集出售的losun已经一包包配好了,买回家里只要洗干净,就可炒来吃。

除了清炒,卡达山杜顺族还爱加入咸鱼、江鱼仔或虾米来烹调。

Losun这三合一的杂菜看起来简单,但配起来的比例似乎有序,即以荞菜为主,薑花和白辣椒为辅,前两者的芳香加上白辣椒淡淡的辣味,配得恰到好处,吃后口齿留有淡香,让人念念不忘。或许就是这原因,Losun成为该族人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吧。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2: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日报

拿笃事件后走访苏禄族群居村庄/沙大学者发现沙与菲南苏禄族/思维与意识几乎完全不同

2014年 08月 07日 (星期四)

【亚庇六日讯】沙巴大学一批学者在去年三月入侵拿笃事件后,组团走访在拿笃的苏禄民族群居村庄,发现沙巴苏禄与菲南苏禄民族的思维与意识几乎完全不同。

组队的沙大社会学系马希达博士今日在第十二届婆罗洲研究理事会国际会议上发表工作论文指出,受访的甘榜诗南和甘榜担比山苏禄长老都说自己与菲南苏禄民族完全不一样。

她说,这些苏禄长老皆表示效忠大马政府,表明誓死捍卫沙巴领土,抵抗菲南苏禄的入侵,更指苏禄苏丹索沙领土全是一派胡言

她说:「他们在成立马来西亚时选择了马来西亚,如今有些已在菲南已完全没有亲人或失去联络。她说,行政上,他们是大马沙巴的一份子,乃道地土着,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却被视为外来人,甚至非法移民,尤其在去年三月拿笃入侵事件后,他们更被冠上入侵者和恐怖份子等罪名。

她说,由于本地缺乏有关苏禄民族的史实研究,似乎完全依赖英国历史学者的记载与文献,沙大学者决定从零开始进行探讨和研究。

她说:「我们要知苏禄草根阶级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份公民抬不起头来做人?」

她说,研究苏禄民族必须追溯到马克斯时代菲南发生内乱以致菲南苏禄民族逃来这里避难,才能消除社会人士对他们的猜疑和加强团结。

她说:「我们决定于九月再回头访问苏禄新生代,彻底了解整个苏禄民族,分析苏禄上代人与这代人的思想鸿沟。」

另一名随队学者依戈伯拉益诺博士指出,现有关于苏禄民族的历史背景,乃参照英国历史学家的文献与记载,但该些文献与记载未与参照曾经拥有北婆的汶莱王朝官方资料。

他认为,汶莱王朝官方资料才能消除社会人士对本地苏禄民族的猜疑,从而达到团结的目标。他说,入侵拿笃事件后,本地苏禄民族被歧视,甚至被标籤为沙巴的魔鬼,受访的苏禄家长告诉我们,他们的孩子离校后申请工作不被录取,原因是他们有苏禄背景。

他认为,纵然与菲南苏禄有血缘关系,本地苏禄绝不同情、庇护和窝藏菲南入侵份子。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巴星洲日報

抢先出场 成为焦点 3岁童 闻乐起舞

2014-08-10

(丹南9日讯)3岁原住民男童在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开幕礼典上“一马当先”,跟着传统音乐跳起姆律族传统舞蹈,引起全场注意。

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于今日,在丹南姆律文化中心由上议员兼姆律文化协会副主席拿督鲁卡斯主持开幕礼。随即由来自沙巴、砂拉越与西马的代表分别呈献传统舞蹈与表演,当轮到来自苏克区姆律巴鲁安呈献节目及锣声响起时,只见一名穿着姆律树皮传统服装、个子小小的男童在其他舞蹈员出场前,就抢先走到舞台中央起舞,吸引了全场的注意,成为镜头下的焦点。

尽管其他成年舞蹈员随后起舞演出,但小男童丝豪不受影响,也无惧台下众多观众的目光,只管跟着音乐舞到曲终。

原来这名小舞蹈员是来自苏克区甘榜昂卡旺岸(Angkawangan)的连罗尼(Len Ronney),是姆律巴鲁安族(Murut Paluan),所呈献的是族人传统舞蹈──Angalang。

从小受父母影响

小连罗尼自小跟着也是传统表演团一员的父亲依慕利杜林(25岁)与母亲阿丝琳达(23岁)一起,相信在耳濡目染下,对传统音乐异常感兴趣,一听到音乐起会跟着舞动,而且似模似样。

据其父亲一名团友指出,小连罗尼对传统音乐很感兴趣,不像其他小孩,并说小连罗尼展现了原住民爱好音乐的特性。

“他(小连罗尼)一听到音乐,不等我们就先走去台中央跳舞,展现了原住民爱音乐、让音乐融入生活中的身份特征。”



世界原住民日 今落幕 400各地代表聚集丹南

2014-08-10

(丹南9日讯)逾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原住民代表于今天的世界原住民日,齐聚在沙巴内陆小镇丹南,与全球原住民共庆深具意义的一天,也为争取原住民权益而发声,让全国人民看见原住民的需求与心声。

今年由沙巴州承办的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主题为“促进原住民习俗制度”,从本月7日开始至10日,一连4天在丹南姆律文化中心举行,并于今日由上议员兼姆律文化协会主席拿督鲁卡斯主持开幕,把庆典推向高潮。

此次的活动除了获得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来自沙巴、砂拉越及西马代表的踊跃出席,也吸引丹南民众前往参与形同全国原住民文化大汇演的庆典,尤其从7日至9日晚上,各别由3地的原住民代表呈献传统文化舞蹈与表演。其他活动还有原住民习俗制度研讨会、手工艺品展览、传统游戏及传统美食展等,让人目不暇给。

明年砂州主办

今年的原住民日庆典将以明天(10日)前往甘榜乌鲁西纳刚(Ulu Senagang)实地考实,作为圆满句点,2015年砂拉越再见。



姆律文化协会:与他族平起平坐 原住民组织 速呈诉求

2014-08-10

(丹南9日讯)上议员兼姆律文化协会副主席拿督鲁卡斯指出,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是愿意聆听原住民心声与需求的领袖,因此原住民组织应把他们的意愿提呈予政府,以便政府在未来能考量把原住民的需求与期望纳入国家发展蓝图中。

鲁卡斯也呼吁原住民组织,在近期内向首相反映原住民对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的期望,包括提出他们的意见与需求,以便身兼财政部长的首相在拟定预算案时,能纳入考量。

他指出,首相目前正收集民间对明年度预算案的意见,原住民应利用此机会,“2014年财政案也提供拨款进行测量土着习俗地的工作,证明首相关注原住民的需求与意愿。”

鲁卡斯也是民统党副主席。他今日在丹南姆律文化中心,为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主持开幕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表示。

领袖应站出来

针对作为2007年联合国《世界原住民权利宣言》签署国之一的我国,至今对原住民权益需求缺乏关注,鲁卡斯认为,政府事实上愿意聆听原住民需求,惟原住民应有更适当的领袖与策略向政府反映意愿与立场,以确保原住民与其他民族是平起平坐的。

“原住民需要有适合的领袖,包括拥有原住民背景、了解原住民心声与课题,以便能有效把原住民心声反映给政府,引起政府的关注。”

他举例,过去在前民统党主席丹斯里柏纳东博的努力下,州内的习俗制度受到认同,政府也正在兴建土着法庭训练学院。

鲁卡斯也促请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把昨天举行的原住民习俗度制研讨会成果以议题的方式呈交给他,他将会协助提呈予政府,以期获得关注。

带到国会讨论

鲁卡斯认同全国世界原住民庆典应受到政府的认同,并应被列入我国旅游日历中,因此,他将会把此课题带入国会讨论。

“我将会与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探讨此事,若有必要将带入国会讨论,毕竟文化是大马的重要资源,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应展现予全世界,并化为国家的收入。”

鲁卡斯较早时致词时表示,联合国在今年9月22日及23日举行的世界原住民大会是原住民的重要机会,以向大马政府反映他们的课题。

支持原住民联盟立场

鲁卡斯也表示支持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的立场,即大马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应认同世界原住民大会的结论与成果,并根据联合国《世界原住民权利宣言》采取全国性行动,认同原住民制度、尊重及维护原住民权益。

身为原住民的鲁卡斯也希望配合世界原住民日,能让全马人民看见原住民对国家所作出的无价贡献,尤其在扮演保护地球之母的角色,同时也听到原住民的需求与心声。

出席的包括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沙巴副主席兼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筹委会主席辛迪亚沙曼丁、砂拉越副主席雷门萧、西马副主席尤斯里、前砂拉越土着习俗理事会顾问尼克拉斯巴威及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秘书处总监珍妮拉欣邦等。



联合国宣言难引起关注 我国原住民不受重视

2014-08-09

(丹南8日讯)尽管我国是《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签署国,但我国原住民习俗制度的课题依然不受重视或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马来西亚教育代表努安华阿都慕达力博士认为,原住民习俗制度应获得更深入的探讨,并印制成书,以获得普遍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努安华今日在丹南姆律文化中心为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JOAS),配合世界原住民日庆典主办的原住民习俗制度研讨会主持开幕时表示,土地资源对每个民族的生活、文化与社会价值观非常重要,以确保有关资源能传承下去,因此,土地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原住民权利斗争的一部分。

“原住民拥有土地的权力不可被抹杀,相反的必须获得优先考量。”

他也表示,《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27条款阐明签署国必须设立与实践对原住民公平、不偏不倚、公开及透明的制度,同时认同原住民习俗制度,以及土地习俗与系统,而原住民也应该涉及整个过程。

习俗被主流制度边缘化

努安华表示,在我国,习俗制度往往被主流的法律制度边缘化,因此,我国有必要重新检讨原住民习俗制度与现有法律的关系。

他强调,联合国儿童基金将会继续支持所有提升原住民与民众对原住民习俗制度与《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的醒觉、认识与关注,并通过与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的合作,共同拟定落实原住民儿童权利的政策,其中包括消除原住民儿童辍学率及提升学习母语的机会。

他举例,尽管原住民儿童小学入学率已达到90%,但在中学的辍学率偏高,甚至有数据显示完成中五的原住民儿童仅有10%。

400代表参加庆典

出席上述研讨会的包括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主席汤姆斯查隆、副主席兼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筹委会主席辛迪亚沙曼丁、前砂拉越土着习俗理事会顾问尼克拉斯巴威,以及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协调员珍妮拉欣邦等。

配合世界原住民日举行的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于本月7日开始至10日举行,共有约400名来自西马、沙巴及砂拉越的代表参与主题为“促进原住民的习俗制度”的庆典。该活动将于明天(9日)由上议员拿督鲁卡斯主持开幕礼。



原住民联盟妇组成立 推展仪式 以锅代锣

2014-08-09

(丹南8日讯)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妇女组(Wanita JOAS)于今日成立,以作为原住民妇女争取权益与发声的平台。

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是配合世界原住民日,在丹南姆律文化中心举行的全国原住民日庆典推展其妇女组臂膀,并邀请代表民主行动党沙巴及砂拉越之梦计划的雪州百乐镇州议员杨美盈主持推展礼。

该联盟是基于原住民妇女无论在社会、社区乃至家庭都面对歧视问题,造成原住民妇女在争取及维护她们的权益乃至扮演更重要角色时,面对重大挑战与障碍。

原住民联盟是于去年9月至今年7月,分别在沙巴、砂拉越及西马举办妇女培训营,并选出3地妇女组委员会成员。

该联盟冀望妇女组为原住民妇女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成为原住民妇女维护及争取女性乃至原住民权益的平台。

女性也可改变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该妇女组的推展仪式以锅取代锣,由杨美盈与另6名原住民女性各别主持“鸣锅仪式”。

据妇女组代表指出,以锅取代锣是因为女性的生活离不开锅,锅似乎代表了女性,要煮出各种各样并健康美味的佳肴,照顾一家大小,这当中包含了女性所面对的各种挑战与障碍。尽管如此,女性如今的任务与责任已不止于家庭与厨房,而是还有争取女性的权益,并对社会与国家作出献。

杨美盈在发言时指出,女性不只是妻子与母亲,而是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带来改变,“这并不是男性的世界,而是我们大家的世界,女性也可以带来改变。”

推介原住民图辑

另外,杨美盈也为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所出版的原住民图辑《原住民》(Orang Asal)主持推介礼。该图辑乃由该联盟在沙巴、砂拉越及西马约30名摄影代表,所拍摄有关原住民的照片,旨在介绍大马的原住民。

出席上述推展与推介礼的包括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主席汤姆斯查隆、副主席兼全国世界原住民日庆典筹委会主席辛迪亚沙曼丁、前砂拉越土着习俗理事会顾问尼克拉斯巴威,以及马来西亚原住民联盟协调员珍妮拉欣邦等。

37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9193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5: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时报

邦布宁发表措词强烈文告 驳斥嘉族归类马来族论

18/08/14

(本报讯)沙巴改革阵线主席拿督威弗烈邦布宁昨日措词强烈地驳斥州旅游、文化及环境部长拿督马西迪曼俊的「嘉达山杜顺族归类为马来族群」言论,邦布宁也申明嘉族与马来族无论是在社会或文化层面均有极大差异。

也是担波罗利区州议员的邦布宁质疑马西迪的是项言论,并谓绝大部份嘉族都不会认同马西迪的说法。

他说:「马来族群(Rumpun Melayu)其实是在地理上用于指东南亚的有关族群,若根据人类学,这个名词还包括了菲律宾某些部落的族群。

「嘉族甚至在政治上也不属于马来族,巫统硬硬把嘉族概刮入马来族之内,是为了方便他们东渡沙巴,同时也是为了让沙巴被马来亚殖民化。」

邦布宁是在亚庇发表的文告中,回应也是沙巴巫统副秘书的马西迪日前发表有关言论时这麽表示。  

他说:「我们现今最主要考虑的课题是联邦宪法对马来人的定义,联邦宪法指『马来人是体现马来人生活方式及信奉回教者』,马西迪怎麽能把不信奉回教的嘉族都定义为马来人?巫统党章也说明该党是马来人政党,巫统当年放宽这方面的限制,只是为了东渡沙巴。」

提到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指「只要马来西亚各族一日坚持奉行本身的文化和信仰,马来西亚就不能有真正的马来西亚民族」时,他说,马哈迪是整件问题的罪魁祸首,他应该先怪罪自己。

他说:「马哈迪当了首相廿年,他理应有充裕的时间来创造真正的马来西亚民族,但各族之间经济水平的失衡,使到一些民族不能对马来西亚产生归属感,区域发展的失衡,也让沙砂人民产生深切的仇恨。」

邦布宁指出,马哈迪还认为印尼现今的种族和谐局面值得马来西亚仿效的,但问题是:马哈迪是否知道这是因为该国政府长期实行无歧视政策、以至创立了一个真正印尼民族。

他表示,虽然在苏哈多掌权印尼年代有发生排华,但是该国政府拟定的「国民身份认同政策」让印尼变成一个真正的多元种族社会,没有一个种族能掌控其他种族。

他说,印尼新总统佐科维多多的成功当选,也证明印尼已经成为成熟民主国家,因为维多多本身在选前并未参与任何前朝的政权,也不是军队的一员。

他说:「其二,在耶加达这个以回教徒为主的城市却推选出华裔基督徒为省长,也证明印尼是个多元种族社会,在马来西亚现今的政治文化里,这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马西迪:不满摩约区炸石活动 村民可向有关当局投诉

19/08/14

(本报讯)州旅游、文化及环境部长拿督马西迪曼俊昨日呼吁那些不满摩约地区炸石活动并导致河流污染问题的当地村民,正式向兵南邦县议会及该县工务局投诉。

他表示,如果这两个地方部门无法解决问题,则可向沙巴环保局提出投诉,该局「很乐意加以处理及谋求解决问题。」

他说:「当地县官也是助理地税官,他有责任及权任处理土地问题,如果他们无法解决问题,才交到更高层去处理。」

马西迪在亚庇为联邦教育部心理及咨询局主办的二零一四年度沙巴区社会心之旅活动主持开幕后,接受报界访问时这麽表示。

当地村民日前再度投诉当地的炸石活动有危及村民之虞,以及摩约河被污染。

提到村民指有关问题存在已久时,马西迪表示,村民那就不应该原地投诉,相反的,应到其他部门去投诉。

他说:「人们必须分辨投诉的管道,因为不是所有相关的问题都在该部门管辖范围内。」

澄清「马来社群包括嘉杜族」论点
马西迪:并非将嘉族马来化
只是从历史考古学角度论述


(本报讯)州旅游、文化及环境部长拿督马西迪曼俊昨日指出,其早前提出「马来社群包括嘉达山杜顺族」的论点并非要将嘉族马来人化,只是从历史及考古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他指出,根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看法,「马来社群」主要遍布在东南亚一带的原住民,这无可争议,只是一些政治人物歪曲其言论。

他说:「只要大家去上网用谷歌搜索一下,即可知道这是史实,『马来社群』和『马来人族群』是不同的,再者不能混为一谈。

「『马来社群』的观点非我首创,而是经过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证,这有史可考……他们不要因为看到是出自政治人物的言论,就以有色眼光来看待,他们应该具备智慧和见识。」

马西迪在亚庇的联邦行政广场剧院为联邦教育部心理及咨询局主办的二零一四年度沙巴区社会心理之旅活动主持开幕后,接受报界访问时这麽表示。

他于上周末为巫统兰脑区部青年及妇女组大会主持开礼致词时指嘉达山杜顺亦是「马来社群」的一部份,沙巴改革阵线主席拿督威弗烈邦布宁旋即责斥其矮化嘉达山杜顺族群。

无论如何,马西迪对批评者不分清红皂白的批评深感无奈。

他说:「如果他们不明白当中定义,他们便该先行查实有关的资讯。」



· steppenwolf-康華 ·

单一种族宗教习俗的「马来西亚人」

Monday, August 18, 2014

对马来民族的身份认知/不认知,敦马还是耿耿于怀。

几年前,他就叫印裔回教徒放弃他们的祖籍,当马来人。

他还借题发挥,说国内还有其他种族,因为无法抛弃对祖籍国度的情意结,包括继续使用母语,过着族群的生活习惯与信仰,因此他们无法享有土着权益。

言下之意,要成为土着,你就必须先当马来人。

可是在东马,很多土着并非马来人,他们也没有信仰回教。

其实,马来人在东马可说是少数民族,那就是为什么当年会有「M计划」,主要原因就是让邻国的回教徒进来并在一夜之间成为我国公民,以增加东马的马来人口。

说到这,皇委会在三月就已完成的「M计划」调查报告至今仍未见天日,不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难道州领袖也不急着知道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早就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大家只是选择避而不谈罢了!

说回正题。要成为马来人,根据联邦宪法,你就必须改教、讲马来话,并过着马来人的生活。

会讲马来话和过着马来人的生活习惯还是其次,对这大多数人应该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关键在,你必须信奉回教,才能算是100%的马来人。

既然你不愿改信回教,那你就无法享有马来人的所有权益,包括NEP在内。

敦马的2020年愿景,相信其一就是希望国家只有一个叫「马来人」的种族,别无他族。

这就是敦马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

让我怀疑,去年有宗教司要政府将州内民族「马来人化」的建议,是不是也源自敦马?

但是,周末的时候,我注意到敦马对种族的概念有一些改观了。

现在他不再执着在全民成为「马来人」与否,对他来说,有个叫「马来西亚人」的种族就很够了。

但是,他的论调还是很奇怪。

他说,只要大马各民族死守本身的身份、文化和语言,民族之间将无法团结,也阻碍政府打造「马来西亚民族」的努力。

怎么不能,现在我们不都称呼自己为「马来西亚人」吗?

不,对敦马来说,真正的「马来西亚人」,还是要有单一的宗教、语言和身份。

你看,他还是把人民的祖籍和国籍混淆了。

非要有单一宗教语言和身份才能全民团结吗?这个想法也太狭隘了吧!

难怪国家的种族宗教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就因为有太多思想狭隘的人在这课题上一直看不开。如此的人民思想,就算国家再如何先进,思想不进步,又有何用呢?

州旅游部长马西迪在周末的时候,却将州内土着归类为「马来」族群(Rumpun Melayu),引起其他土着领袖的不满。

相信他很快就会出来澄清,说他的意思被人误解/曲解。

马西迪本身是杜顺籍回教徒,按照宪法,他可以当自己为马来人,但那并不表示其他土着也是马来人啊!

沙巴改革阵线主席邦布宁就强烈驳斥马西迪的言论,强调嘉杜族和马来族,无论在社会或文化层面上均有极大的差异。

马西迪为何会那样说?相信是与当年巫统东渡有关。

如邦布宁说的,为了从团结党夺取回州政权,当年除了有「M计划」外,巫统开始部署东渡沙巴,以取代本土马来政党,那便是马士达华的沙统。

为了使巫统更快在本州扎根壮大,原本只接受马来回教徒入党的巫统,也接受本州非回教徒土着入党。邦布宁说,“硬硬将嘉杜族也列入为马来族”。

其实,除了少数皈依回教,在很多方面,尤其是习俗,都与马来人不同,将他们列为「马来」族群是不对的。

去年宗教司的「马来化」建议才引起轩然大波,马西迪不是不知道,为何还要明知故犯?真叫人不明。



谁是真正的马来人?

Tuesday, August 19, 2014

马西迪很快就回应邦布宁。

他说他的意思已被人曲解,他指的「Rumpun Melayu」意思与「Suku Kaum Melayu」不同;「Rumpun Melayu」指的是「马来人种」,「Suku Kaum Melayu」则是指马来族群。

他说「Rumpun Melayu」概括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的族群,但没有指出嘉杜族是否也属于马来人种,他只叫对方上网去了解「Rumpun Melayu」的定义后再来批评他。

我上网去找相关资料,大都只谈到马来人的各种起源,并没有提到州内各民族包括嘉杜族顺是否也属于「马来人种」的一部份。

这些就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做更深一层的研究吧!

我个人的看法是,与其说本州各土着群也属于「马来人种」,他们长相其实更像华人,包括马西迪和邦布宁本身。

这或者与土着和华人普遍通婚有关。

也曾有嘉达山朋友告诉我,那些带着三个音的嘉杜姓,如Gontusan、Kitingan等,其实就是他们祖先连名带姓「土着化」的华文原名。

也有些为了去「华人化」,干脆把姓去掉,将祖先的名字改为他们的姓。

以前我有个上司名叫Richard Maning,后来我发现原来他父亲叫Wong Man Ning,他把Wong去掉,就变成一个土着名字。

如果你到这些土着家里去,你会很讶异地发现,有些还保留着点香祭拜祖先牌位的习俗。

本地土着大致上皮肤比较白皙,个性也比较温顺,可能就是因为体内流有华人血统吧!

有些更与台湾原住民长得非常相似,连服饰方面也很相像,相信他们也源自于同一个祖辈。

至于「马来人种」,真正说起来,相信现在也很难找到一个正宗的「马来人种」。

比如马来半岛的原住民应该是Orang Asli(eg:嘉化峇峇),并不是马来人。

严格来说,马来人也是这个国家的外来人呢!

只要注意一下,国内的马来人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皮肤比较白的,他们长得比较像华人(eg:旺阿兹莎),一种是比较黑的,长得像印度人(eg:莎丽扎),第三种则比较像印尼人(eg:ISMA主席阿都拉?)。

这也难怪,只要符合据联邦宪法对「马来人」的定义,在马来西亚,谁都可以成为马来人。

所以,谁是真正的马来人?

http://www.theborneopost.com/2014/08/19/goggle-my-statement-on-rumpun-melayu-says-masidi/#ixzz3AncLKZr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GMT+8, 2024-12-9 06:2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Style by Coxx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