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 沙巴人聚集之地

 找回密码
 加入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13|回复: 4

[转载] 勿述发现远古植物化石 大马或曾有恐龙

[复制链接]

376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积分
130317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发表于 2014-1-30 1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洲日报

勿述发现远古植物化石‧大马或曾有恐龙

2014-01-29 08:30

(登嘉楼‧勿述28日讯)隨著地球研究专家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现6千500年至2亿零3千年的化石,地球研究专家不排除恐龙可能曾经在我国出现及生活。




专家在柔佛州班迪山及登州、吉兰丹及彭亨州边界的高考山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令当局深信可以找到恐龙的化石。(图:星洲日报)

专家曾在1976年在泰国的东北大城坤敬(Khon Kaen)府发现蜥脚类恐龙(dinosaur sauropod)左大腿骨,更令人相信恐龙曾在东南亚包括我国生活。

矿物及地球科学局总监拿督尤努斯阿都拉萨指出,专家在柔佛州班迪山及登州、吉兰丹及彭亨州边界的高考山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令当局深信可以找到恐龙的化石。

无论如何,他指出,当局目前还未发现恐龙化石,不过却发现了远古植物化石,成为我国考古界的重要佐据。

他是今日与官员巡视发现2亿7千万至3亿5千万年歷史的远古时代化石的地点后,向媒体发表谈话时如此表示。

植物化石完整保存

2亿7千万至3亿5千万年歷史的远古时代化石是隨著兴建乌鲁勿述巴也北达水坝工程出土。

深埋地下150公尺的完整植物化石,不但有叶子和花,连根部、果实及茎皆被完整保存。

上述化石是由一名土地堪测工程师发现,他所隶属的公司自2012年开始,在巴也北达水坝工程工地上进行土地开发工作。

另一方面,尤努斯阿都拉萨表示,当局可能会邀请泰国的专家前来我国发掘恐龙的化石,因为他们具备相关的经验,曾在泰国发掘到恐龙的化石。

(星洲日报)

1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积分
136043

敦丹斯里拿督斯里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星章(累积乐捐RM500以内)

发表于 2014-1-30 15: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国曾有恐龙???

这是好事一件哦!
美女我喜歡看。
性感尤物是我的最愛。
攝影是我的生命。
拍攝性感照是我的夢想!

24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积分
53397

局长良民星章(累积乐捐RM500以内)

发表于 2014-2-1 0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376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积分
130317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2: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商报

我国首个 属棘龙科 彭亨发现恐龙化石

2014-02-19 08:14


与20仙的长度一样,此棘龙科化石牙只有23毫米长。


安南耶谷(左二) 宣布大马首个恐龙化石详情。右起为曾根正敏、哈密迪及索菲安阿兹伦。

(吉隆坡18日讯)彭亨州内陆地区,发现我国首个恐龙化石!

以马大考古学家兼教授曾根正敏博士为首的马大考察队,是在彭亨州内陆偏远地区,发现一颗属于棘龙科种类的化石牙齿,长度约23毫米及10毫米宽。

棘龙科具有类似现代长吻鳄的颌部与牙齿,以鱼类为主食,体型也比暴龙大,专家相信棘龙的体型可达到至少14公尺长。

拒透露地点免干扰

彭亨州务大臣拿督斯里安南耶谷今日在马大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上述新发现。出席记者会者包括马大副校长(学术和国际)哈密迪博士及科学系主任拿督索菲安阿兹伦。

安南耶谷拒绝透露详细地点,以避免有关考察地被干扰。

曾根正敏教授在记者会上说,棘龙科的化石已在非洲、欧洲、南美洲、亚洲、澳洲以及北美洲等地发现,亚洲国家包括泰国及寮国。

他说,考古学家推测,棘龙科是半水生动物,可在陆地、水域中生存,类似现代鳄鱼和河马。

曾根正敏指出,棘龙科又分为棘龙、似鳄龙、重爪龙、激龙等种类。目前只发现该恐龙的牙齿,专家并无法断定它是属于哪个种类。

续实地研究

我国发现的首个恐龙化石,牙齿是在晚中生代沉积岩地层中(白垩纪,约1亿4550万年前至7500万年前)被发现的。

曾根正敏说:“西马内陆的侏罗———白垩纪沉积层是分布广泛,我们在2012年9月就开始实地考察,寻找潜在恐龙化石的地区。”

他不排除在该地区附近或会发现恐龙的其他牙齿,会继续展开更实地研究及调查,希望能有更多新发现。

今开州会拟指南保护考察地

安南耶谷表示会全力支持马大考察队,并且在明天召开州行政议员会议,为该发现设定指南。

“我们会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保留考察地区,如围栏或派人巡逻,也要求彭亨州森林局推定保护该地区的计划,避免考察地被公众干扰破坏。”

他希望考察队可发现更多的恐龙化石,把彭亨州发展成为一个恐龙化石的旅游景点。

376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积分
130317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21: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华日报

彭发现侏罗纪植物化石

22/02/15



(吉隆坡21日讯)彭亨再次发现化石!这些植物化石是我国史上第一颗来自侏罗纪的植物化石,这项发现证明大马不仅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更有多种各地质年代的化石。

这些植物化石已经证实生长于2亿年至1亿46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被发现时大部分都保留著原状,包括叶片的形状、主干和细枝都清晰可见。

吸引专家来马

这些化石是在彭亨而连突的哥打哥林宜(Kota Gelanggi)被意外发现。这些在一个住宅区工地旁的山边发现的植物化石,经过比对之后发现是侏罗纪时期的新芦木属、蕉羽叶属、枝脉蕨属和耳羽叶属。它们在现今已经绝种,是现代植物蕨类和苏铁类的近亲。

目前出土的植物化石都来自2亿9900万年前至2亿5100万年前的二叠纪和3亿5900万年前至2亿9900万年前的石灰纪。

《每日新闻》报导指出,该报与大马矿物和地球科学局吉兰丹分局的官员阿末罗斯里在寻找恐龙化石的特別任务时意外发现。此前,我国也发现了大量化石,以登嘉楼和彭亨的发掘成果最为显著。

阿末罗斯里说,这项歷史性的发现將会为我国化石研究界带来正面的影响,间接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来此做研究。

「这是项歷史性的发现,之前这类侏罗纪化石只在意大利、澳洲、阿根廷和印尼出土。我在比对之下发现,这些化石跟国外所发现的是一样(种类)。」

应成立自然博物馆

他指出,这项大发现足以证明我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资源,不止是恐龙的脚印和牙齿化石,更有植物、贝壳和腕足类化石,是值得骄傲的。他认为,现在是时候成立自然博物馆,让大眾可以欣赏大马之宝,同时也可以正確及妥善的管理掘出来的化石,因为化石在损毁时会永远的消失。

近年来发掘化石的工作在国內外渐渐崛起,我国一向以来发掘的发掘工作都有很好的成绩。在我国东海岸相信蕴藏著许多化石,其中彭亨马兰就曾有二叠纪植物化石出土,而石灰纪的植物化石也曾在彭亨的甘孟,登嘉楼的日底与甘马挽被发现。



男子河口发现动物化石 甲博物院机构:不排除为恐龙牙齿

2022年10月31日

(马六甲31日讯)马六甲惊现恐龙牙齿化石?!甲州博物院机构(Perzim)表示,当局将与专业单位合作,进一步调查数月前在双溪丽叻(sungai lereh)河口发现的动物化石。

甲州博物院机构总经理纳斯鲁丁接受《Kosmo! Online》访问时表示,一名43岁巫裔男子是于3个月前,在相关河口发现疑似史前动物牙齿的化石。

“我们不排除相关的化石是恐龙牙齿的可能性,惟这需要经过专业人士如古生物学家的鉴定。”

他说,为此,该机构将会与国大的马来文明与环境研究院(ATMA)合作,展开深入研究。

“这项研究预料将需时至少6个月,一旦证实该化石为史前动物化石,我们将展开更严谨的调查包括到发现地点调研。”

他也指出,若经验证确实为恐龙牙齿化石,那甲州就是继彭亨州以及登嘉楼州之后,第三个发现恐龙牙齿化石的州属。



槟城5000年前远古女性 种族含蒙古人种血统

2022年8月10日

(槟城10日讯)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团队与来自巴西的3D图形专家,使用法医面部近似识别技术(FFA),用3D打印技术重建了“槟城女人”的面部特征。

“槟城女人”(GKph 2017)是2017年在槟城威北瓜哥巴贝丘遗址出土的5000年前女性骨骼遗骸。

随著“槟城女人”面部还原,考古爱好者终于有机会一睹远古女性的“真面目”。

槟城隐藏宝石(Penang Hidden Gems)于本月7日在面子书,宣布此事。

瓜哥巴(Guar Kepah)贝丘遗址考古展览馆日前也在面子书分享这消息,指“槟城女人”是马来西亚考古人员于2017年4月19日,在瓜哥巴发掘出来的第42副骨骼遗骸。

“槟城女人”是一件无价遗产,对瓜哥巴的考古遗址来说意义重大。根据公布的研究结果,“槟城女人”死亡年龄介于30至35岁、身高150至152公分。

据年代鉴定法显示,该骼骨被埋葬于大约5700年前,主要饮食是海洋蛋白(Protein laut)、种族是Australomelanesoid(典型原住民)+蒙古人种。

目前原版的“槟城女人”是放置在理科大学,因为它需处于温度和湿度控制的环境中,而在瓜哥巴贝丘遗址考古展馆展出的骼骨是复制品。



东方日报

研究:南极恐龙时期雨林覆盖

发布于 2020年04月06日 13时03分 • 最后更新 47分钟前

(纽约6日讯)最新科学研究指出,天寒地冻却蕴藏丰富资源的南极大陆,在恐龙时期曾拥有过潮湿的雨林。研究有助于地球因人为暖化所需进行的相关评估。

台湾中央社报导,南极洲的冷深植人心,正因为这样,1990年代中期和末期的两项科学研究,一直遭人怀疑。前者显示恐龙全盛时期的南极点与周边地带,海水曾异常温暖;后者显示9000万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是今日的好几倍高,气温也因此比今日要来得高。

地球曾极为炎热

不过,这次刊登于科学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进一步粉碎所有疑虑。在分析化石植物残骸、严谨重建史前气候之后,一组庞大的欧洲科学家发现,距离南极点不到1000公里之处,曾存在一块宛如纽西兰的温带雨林区。

新研究证实过去一些有关南极洲的研究和发现,包括长相类似鳄鱼的极地爬虫类,均指向地球曾经历过极为炎热的时期。

科学家探钻派恩岛与思韦茨 这两个目前因气温上升而有崩塌风险的冰川,扫描2017年所取得的完整根部、羊齿植物花粉、苔癣孢子与包住这些植物的钙化核心样本,遂而获得相关新发现。

在距今8300万到9200万年间,纽西兰尚未远离南极洲西部,两地共有的构造也有助科学家确认岩石年分与重建当时各大洲的分布。

年均温摄氏13度

研究人员托人描绘插图,还原当年满是雨林的南极洲景象,包括依照根部化石还原的植物群、苔癣等,背景还有一座冒烟的火山。冒烟火山是根据长久以来的假设,即火山大量喷发出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里温室气体浓度是工业革命前的4到6倍。

借由研究白垩纪晚期(约恐龙灭绝前2500万年)南极洲的植物并与现代植物做比对,研究人员得以估计出当时南极大陆的年均温约为摄氏13度,这已相当于今日的北京、米兰;而当时南极洲的年雨量约1117毫米,约与今日波士顿相当;当时的海平面也比今日高出170公尺。

这份研究是由在德国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海洋研究所沉积学家克拉格斯,率领一批德国与英国机构的人员所做,在此之前,科学家几无可靠资料研究世界该如何因应极端大量的二氧化碳出现于南纬70度以上的地区。

维思大学地球环境科学教授罗耶形容这份研究“意义深远、不容反驳”,还说在古新世的温室时期,南北极都为森林所覆盖。



当今大马

瓜哥巴贝冢有新遗骸出土 槟政府下令考古馆暂停工

刘嘉铭     发表于 2017年4月19日 下午4点25分     更新于 2017年4月19日 下午5点24分

下午5点25分更新

威北瓜哥巴贝冢遗迹(Guar Kepah)有最新发现,槟州政府与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PPAG)前天在当地建造考古遗迹馆时发现了首次出土的人骨遗骸,因此已下令暂时停工,让路给考古团队展开挖掘工作。

由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院长莫达赛汀(Mokhtar Saidin)领导的团队,将从今天开始展开大约2周的考古研究工作。

针对此,槟政府也额外拨出2万令吉,作为购买挖掘工、聘请员工、场地分析、碳测年(carbon dating)和科学分析等的开销。

槟首长林冠英是今天在莫达赛汀和负责考古遗迹馆的第二副首长拉玛沙米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公布此消息。

至今仍未获得联邦拨款

林冠英指出,为了保护瓜哥巴接近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史前遗迹,槟政府曾通过旅游及文化部向联邦政府申请拨款来建造考古遗迹馆,唯至今仍未获得任何拨款。

“之后,槟政府响应前吉打州务大臣慕克里兹的挑战,各部门主动跟国际考古研究中心联手,为考古遗迹馆的基本建设展开初步的规划。我们甚至把贝冢遗迹所在的2.39英亩地割让给槟首长机构(CMI),并拨款83万令吉作为首期的建筑开销。”

“其实,早在2010年,槟政府已允许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到遗迹展开研究。有关地点,是唯一能证明马来亚半岛远古人类适应沿海生活方式的聚落,而且比吉州布江谷还久远。”

“有关历史遗迹也显露,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沿海蚝壳丘的葬礼文化和槟城最早的人类痕迹,甚至是槟城唯一的史前遗产。”

“再说,瓜哥巴其实是英国领航员厄尔(G.W. Earl )于1860年在我国进行的第一个考古挖掘项目。当时一共发现了37具骸骨,目前收藏在荷兰的莱顿(Leiden)博物馆。”

发现骸骨、陶器和蚝壳

林冠英表示,瓜哥巴贝冢遗迹的地段,原本建着持有临时使用准证(TOL)的住家,但槟政府已重新安顿他们和给予赔偿。

“在通过公开招标下,我们委任了承包商建造考古遗迹馆。他们于今年3月14日开始初步的工程,我们要求,他们跟国际考古研究中心长期保持合作,确保考古遗迹受到保护。”

“结果,他们在4月17日进行挖掘工作时,于早上11点在建议中的考古遗迹馆南边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出土物,其中包括在70公分深的地方发现了人类的股骨。”

“之后,我们已指示承包商暂时中止考古遗迹馆的工程,让国际考古研究中心的专家接手展开相关的工作。据我们所知,初步的观察显示一部分的骸骨曾被移动,其余的仍原封完好。总体而言,该副骸骨仍然很完整,同时也发现了陶器和蚝壳。”

向莱顿博物馆拿回人骨

林冠英表示,随着出现惊人的新发现,槟政府将确保出土文物受到保护,同时会尝试接洽莱顿博物馆,争取把早期发现的骸骨等带回槟城。

“槟政府认为,瓜哥巴贝冢遗迹是个无价的历史遗迹,应受到保护及有潜能成为学者做研究的地点。”

“从经济的层面,此地点可以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帮助当地居民的文化景点。为此,槟政府将通过首长机构和州博物馆局,联手在博物馆及艺廊网络(MAGnet)计划下管理这座考古遗迹馆。”

“随着新发现拥有如此高的历史价值,我们也希望,联邦政府可以为考古遗迹馆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上的援助,以便在惠及本地人民之余也让大马的名字享誉全球考古界。”

位于蚝壳丘最底层部分

莫达赛汀表示,他们原本也预想可能会有新的发现,结果在第一天的挖掘工程就发现人类的头颅、肋骨和股骨等。

“真是很令人期待的事,因为虽然相关的研究早在1860年就展开,但当时发现的骸骨已被带去莱顿博物馆。如今,出土的骸骨是位于蚝壳丘最底层的部分,我初步认为,可能有三副人骨,但一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他说,考古团队的成员很地紧密观察考古遗迹馆的工程,并要求承包商不断报备,所以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新的出土物。

“这是很重要的发现,不仅对考古学而言,也包括槟城和马来西亚。这些骨骸,将有助于我们对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有进一步的了解,如他们的食物等。”

六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

1861年,厄尔针对瓜哥巴出版了两本书,分别是《马来半岛威省的蚝壳丘》和《威省的地形与路线》。有关方面的研究不断展开至1940年代,而数名研究员初步发现,蚝壳丘埋藏着30多具骸骨。

根据记载,目前距离大海逾2公里的瓜哥巴在6000年前为汪洋大海,因此,考古队挖掘一至二公呎后发现,底层经全是海沙,上层则是各类蚝壳。此外,该区原本共有3座( A, B和C)用来埋葬尸体的蚝壳丘,唯另两个在2008年前因建造道路而被破坏,残留的最后一座蚝壳丘也仅保留一米。

莫达赛丁于2010年初率领考古队伍到住户何亚九的居家旁展开考古工作时,挖掘了接近68平方米的遗迹而发现大量贝类、石器、陶瓷器碎、远古人类的残存骸骨和食物残渣。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和碳测年后,证实瓜哥巴在6000年前在已有人类聚居的痕迹。

尽管有关地段归属槟州政府,前吉打州务大臣慕克里兹4年前曾揶揄,槟政府未妥当保护该考古遗產,放任民众种菠萝蜜和筑起燕屋。林冠英当时表示,已要求县属监督,同时也停发临时准证给农民在该地耕种。



瓜哥巴女骸骨具有肉食特征 槟政府拟建国际展馆再申遗

刘嘉铭     发表于 2017年5月19日 下午3点45分     更新于 2017年5月19日 下午3点51分

威北瓜哥巴贝冢遗迹(Guar Kepah)考古研究有突破性进展,美國佛罗里达州的化验结果除证明出土女性骸骨有约5710年历史,前天(17日)最新报告更证实,该新石器时代人类具有食肉性。

随着陆续有新的发现及成为国际焦点,槟政府也决定更改原有考古遗迹馆的设计,以打造一座更符合世界级的展览馆。

之后,当局甚至愿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争取和申请,将此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拨出五万令吉经费

1861年,英国领航员厄尔(G.W. Earl )研究威北瓜哥巴人类遗迹,出版《马来半岛威省的蚝壳丘》和《威省的地形与路线》二书。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展开至1940年代,而数名研究员初步发现,蚝壳丘埋藏着37多具骸骨,目前收藏在荷兰的莱顿(Leiden)博物馆。

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院长莫达赛汀(Mokhtar Saidin)于2010年率领考古队伍到当地展开考古工作时,挖掘了近68平方米的遗迹,发现大量贝类、石器、陶瓷器碎、远古人类的残存骸骨和食物残渣,最终证实瓜哥巴在6000年前已有人类聚居的痕迹。

结果,槟州政府当时拨款83万令吉,准备与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在瓜哥巴建考古遗迹馆。唯施工期间却发现了人骨遗骸,因此下令暂时停工,让路给挖掘工作。

为此,槟政府委任莫达赛汀为瓜哥巴遗址的首席研究员,并拨出5万令吉作为挖掘工作、聘请员工、场地分析、碳化放射性鉴定系统(carbon dating)和科学分析等的开销。

挖掘到一座蚝壳丘

林冠英今天在莫达赛汀陪同下召开记者会说,自从宣布了新石器时代女性骸骨及陪葬品出土的消息后,有关新闻已获得本地和国际媒体的关注和报导。

“在槟政府的合作下,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已把当地的贝壳和木炭等3个样本送到美國佛罗里达州的测试实验室鉴定年份,骸骨则送去理大进行年龄、性别和基因方面的科学考证。”

“结果,美国的化验报告显示,靠近头颅的贝壳样本显示有关骨骸的年龄为5710年,但有30年上下的出入。根据前天(5月17日)接到的最新报告,同位素分析更显示骸骨具有肉食性,意味吃肉食为主。”

此外,他说,挖掘工作也发现了一座原以为已经消失的蚝壳丘,有关蚝壳丘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埋葬尸体的地方。

提升至世界级展览馆

配合以上发现,林冠英表示,槟政府将更改考古遗迹馆的概念和设计,如安装室内空调等,并准备投入更多资金来打造一座更符合世界级的展览馆。

他表示,考古遗迹馆届时可展示被称为“槟城女人”(Penang Woman)的骸骨、新石器时代葬礼的遗迹、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在2010年和2017年挖掘到的石器、陶瓷器碎和食物残渣、相关的资料和保留在原地的蚝壳丘。

为此,他说,槟政府或重新招标,惟何时继续施工建馆,则取决莫达赛汀的团队几时完成挖掘和研究,因为相关工作仍然在进行中,且已扩大范围。

林冠英上个月巡视瓜哥巴说,槟政府将在考古遗迹展览馆建竣后向旅游及文化部建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此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槟元首在州议会的施政演词中也提到,槟政府除了会建造国际级的展览馆置放“槟城女人”,也会为考古遗址申请世遗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GMT+8, 2025-4-23 01:0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Style by Coxx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